龙虎山四大天师(《龙虎山》四大天师什么境界?)

清风徐来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513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《龙虎山》四大天师的境界是什么?

龙虎山历代共有63位天师。以下为部分天师:

1、张道陵祖籍江苏培丰。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。明代科举进士,任四川江州知府。和帝年间,他来到龙虎山炼丹。舜帝到四川建立道教。齐桓公时登青城山。 123岁,道教称祖师。

2、张横龄长子,公元156年继承教登上阳平山,被世人称为天师。

3、张鲁恒长子,统一政教,统治巴蜀三十多年,葬于邺城。他被世人称为大师。

4、汉末张胜禄三子迁居崇湖龙虎山,创立龙虎正路。

5、张兆成的大儿子家住龙虎山,今年119岁。

6、张教昭的大儿子家住龙虎山,已百多岁了。

7、张会蛟的大儿子家住龙虎山,已经百多岁了。

8、张炯辉之子,家住龙虎山,90岁

9、张福雄儿子,家住龙虎山,93岁

10、张子祥福之子,家住龙虎山,120岁

11、张同轩子石之子,家住龙虎山,97岁

12、张恒同轩儿子,家住龙虎山,98岁

13、张光恒之子,家住龙虎山,104岁

14、在圣景山修行道教的张慈正光的长子,已百余岁。

15、张高子的大儿子家住龙虎山,今年90岁。

龙虎山天师的由来:

从元代忽必烈开始,“天师”的称号才得到正式承认。在《志》一文中,张宗彦被称为“汉代第三十六代天师”。此前的天师称号,一直是张道陵后人自称,或民间更改称号,从未得到官方正式承认。从此,张天师开始领导江南道教。元代中后期,道教各派纷纷聚集,形成正一派。

民国三十八年夏,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璞率长子云贤及侍从邱建中离开上清乡天师府,途经广东韶关。此时,留在江西吉安的逃亡者龚行健(本名钱声,是龚群的叔叔)途径广州、澳门、香港等地,并于次年春天申请申请在台湾红角定居。

云贤是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普的长子,于1954年病逝。1969年12月25日第六十三代天师横空出世,其侄子元贤成为第六十四代天师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天师传承

雪中龙虎山四大天师实力如何?

《雪地里的武侠》龙虎山四大天师包括赵西夷、赵西团、赵丹霞、赵丹萍。其中,赵丹霞为师,也是黎阳的师父。当剑神李纯罡第二次来到龙虎山时,四大天师都只是智玄一级境界,与剑九皇实力差不多。

众所周知,四大天师之一的赵西团是徐龙翔的师父。因为爱徒强行闯入仙界,他即将遭遇雷雨。千里之外,他斩天开眼,用本命紫金莲,挡住了天雷暴。很是感人,也说明了赵熙团的修为已经到了智玄境界。

而赵希夷和他的儿子赵丹霞最终双双飞升,进入了仙界。

雪中龙虎山四天师是中国道教的重要传承者之一,他们的实力在道教界得到广泛认可。四大天师精通道家经典,擅长道术和炼丹,同时也拥有渊博的医学知识。他们凭借精湛的道术和医术,为人民解决疑难杂症,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信赖。与此同时,四位天师还积极传承道教文化,为中国道教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中国的天师是谁?

历代天师简介

第一代天师:

张陵,字福瀚,沛国丰(今江苏丰县)人。生于东汉建武十年(公元34年)左右,卒于永寿二年(公元156年)。七岁学道。因创立“正一联盟之道”,道士称他为“张道陵”,尊称他为“张天师”。

龙虎山四大天师(《龙虎山》四大天师什么境界?)
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侵删)

张陵精通“五经”。 24岁时,他以直言不讳、谆谆教诲的科举考入当时最高学府——太学。 26岁时,被任命为巴郡江州(今重庆)知县。但他一向喜欢黄老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立志修行性清居,并隐匿于北邙山、龙虎山等地。后来听说蜀人比较善良,比较容易受教育,名山也比较多,就在东汉时期(公元126-144年)入蜀,住在鹤鸣山(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)省)修道。半夜,太上老君给张道陵下了一道圣旨:“近日,四川有六大妖王,猛烈袭民,若去制伏,将有大功,列在丹台!于是被授予“正一联盟威猛符”和三五斩。谢男女剑、阳平知都公印、平顶冠、八印、方裙、诸吕等。由此而来。之后,他撰写了道教二十四章,在巴蜀、汉中制定了二十四规,正式创立了右盟势力。

历代皇室都非常喜爱张陵大师。唐天宝七年(公元748年),唐玄宗下令将后汉天师张道陵赠予太师;唐中和四年(公元884年),唐懿宗册封张道陵天师为三日教大师。宋绍宁年间,被封为元三日扶助大师;宋徽宗晋升真君,玉册文为;

宋理宗嘉熙三年(公元1239年),被封为正义精应贤佑真君。

第二代天师:

其继任者张衡,名令真,生年不详,卒于公元179年。自幼博学,隐居多年。他不想当官。他专攻道教,很少与外界交往。他的声誉比朝廷和公众的声誉更重要。皇帝欲召他出任黄门侍郎。光和二年(公元179年)正月二十三日,封剑传给子路,子路得道成仙。

第三代天师:

其师张鲁,字公奇。生卒年不详,卒于公元216年。他的事迹在《三国志》、《后汉书》等正史书中均有记载。先被益州(今成都)牧人刘演拜为都邑司马,后又与别部司马张绣攻克汉中。拿下汉中后,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方略长达30多年。后来在曹操的威逼之下,为了拯救汉中百姓于水火之中,投降了曹操。曹操重赏他,允许他迁居中原,拜他为镇南将军,封他为阆中侯。道教里的人称他为“师父”。

第四代天师:

张胜,字元纵,生卒年不详,活跃于汉末至西晋。曹魏帝曾封他为都亭侯,张胜没有接受。后来,他带着祖传经书、印章、刀剑、符箓等从汉中来到龙虎山,搭建茅草屋躲藏起来。从此,龙虎山就成为了正义联盟陛下的祖地。舜帝元年(公元1341年),被封为清魏仙教弘德真君。

第五代天师:

张兆成,字道荣,生卒年月不详。他自幼孜孜不倦地学习道教,精通道家的入神术。坐在家里,他可以探测到数百英里之外的事物。他活到一百一十九岁,升天变化。当他出现的时候,他的肤色是那么的栩栩如生。他的墓前长有灵芝树,时而可见白鹤出没,十分神奇。元顺帝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被封为清末光教、弘道真君。

第六代天师:

张角,字德新,生卒年月不详。他深谙儒家思想,善于救鬼降魔,并用符教人。皇帝多次召见他,他都没有答应。他经常游览鄱阳湖。在龙虎山居住期间,出现了许多神迹,活了一百多岁才成仙。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被封为清微红教玄妙真君。

第七代天师:

张惠,字仲昌,生卒年月不详。他年轻时曾问:“什么是道?”见其他人无法回答,他笑了,感慨道。他五岁时,父亲要他读儒家思想。他回答说:你不读祖宗的书,读其他书有什么用呢?张惠善引人出谷之术,一日可行数百里。后来他躲进了青城山,也不知道去了哪里。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被封为玉清福教弘吉真君。

第八代天师:

张炯,字彦期,生卒年不详,活跃于南朝齐高帝时期。他才华横溢,年少时就得道。他英俊潇洒,有天生的德行。他严守六点香,一生从不怠慢。他善于治病驱邪,深受世人尊敬。九十岁时,化解升天。那天,满屋子都弥漫着一股奇怪的香味,这种香味在月经期间一直持续着。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被封为真君玉清英华崇景。

第九代天师:

张辅,字德新,生卒年月不详。典籍、历史典籍通读,过目不忘。他擅长道符、法术,受到当时各界人士的尊敬。九十二岁时出现。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被封为玉清赞化崇妙真君。

第十代天师:

张子祥,字林勃,生卒年不详,活跃于隋朝。幼年习儒,任洛阳都尉。后弃官回到龙虎山,潜心道教。他经常修炼取食炼功之术,能够将丹药吐入掌心。后来学者有数百人,他派遣弟子到四方传播教义。一百二十岁时出现。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元顺帝封他为真君太虚,上清玄妙太虚。

第十一代天师:

张同轩,字中大,生卒年月不详。他生性安静,经常独自坐在房间里,始终不离开家。有一年,瘟疫流行,他把木牌放在水里。路过的人喝了这水,病就痊愈了。人们用金钱和礼物感谢他,但他们拒绝接受。九十七岁时出现。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被封为上清宣应崇、真君。

第十二代天师:

张衡,字德润,生卒年月不详。对经典和历史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。唐高宗召他入京,请教他如何治理国家、安宁百姓。他回复:若无能为力,天下可治,高宗大喜。他擅长变形之术。他出生时九十八岁

张天石是谁?

张天师就是张道陵,本名张陵,东汉五配米道创始人。张道陵是后世道士对张陵的尊称。同时,张道陵是仙界“四大天师”之首。

相传张道陵从北斗星降下,得到了这种草本植物来护身。成年后,据说他“眉毛大,眉毛宽,头顶青眼,眼睛长而方,三角眼”。精通四书五经。河图洛书。天文、地理。经典与维度的秘密。后来,他在阳羡山得到了黄帝九鼎炼丹术。经过仔细研究,他在龙虎山用了三年时间炼丹,炼成了龙虎丹。此后,他又西行求仙,机缘巧合得到了《五山招灵秘文神龟》。经过刻苦训练,他能呼风唤雨,掌握各种仙术,尤其擅长驱鬼。

此后,张道陵云游天下,曾铲除川蜀地区八鬼神、六妖王,以驱鬼辟邪而闻名于世。被世人尊称为张天师。

张天师在龙虎山创立道教正一盟,以《道德经》为修炼总纲,宣扬天下。他们最著名的道教确实是代代相传,从来没有传给外人。因此,龙虎山道教正一盟的核心人物都是张道陵的后裔。

版权声明: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为用户自行发布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E-mail:284563525@qq.com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