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占庭重骑兵(重骑士的装备资料)

静待花开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65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拜占庭帝国晚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?

有以下几点:

军区体制崩溃,国库空虚,小农经济崩溃,经济实力急剧下降。

贵族和军事贵族争夺王位,互相残杀,引狼入室,导致君士坦丁堡落入十字军骑士手中。

领土分裂,中央集权瓦解,版图不断缩小,最终成为东地中海的一个小国。

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土耳其、塞尔维亚、保加利亚等强国中艰难生存。

1453年,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,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。

拜占庭帝国一般认为从公元395年持续到1453年(实际上是从八世纪开始)。在其数千年的存在中,它通常被简称为“罗马帝国”。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是希腊语,其军事与古罗马有很大不同。罗马东西分裂后,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步兵方阵作战方式,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使用重骑兵。取代步兵成为作战主力。但拜占庭人认为自己是罗马人,这与东方的罗马人并不矛盾。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,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里都是希腊化的,但到了七世纪,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。他们周围的国家(东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,西边的欧洲国家,北边的俄罗斯)都称他们为罗马人。如果有人称他们为“希腊人”,那将是对他们的侮辱,因为“希腊人”的意思是“原始人”。直到17 世纪,这个帝国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。从17世纪开始,西方历史学家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一术语,以区别(实际上截然不同的)古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罗马帝国。这个名字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: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。拜占庭这个名字最初起源于一座临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。公元330年,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,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,并更名为君士坦丁堡。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,这是连接黑海和爱琴海的战略水道。它制约着主要的海上和陆地商业航线,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。公元395年,庞大的罗马帝国遭到各路蛮族的入侵。为了便于管理,帝国分为两部分。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,因此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。公元476年,西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匈奴人和众多日耳曼部落的屡次袭击后,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拜占庭成为唯一的罗马帝国。事实上,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纯正的罗马血统。公元330年,君士坦丁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。 527 查士丁尼一世称帝。 532年至537年,查士丁尼一世建造了“索菲亚大教堂”。 1054年分裂:君士坦丁堡教会脱离罗马教廷,成为希腊东正教。 1204年十字军东征: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占领。 1261 年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。 1453年,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,拜占庭帝国灭亡。

农耕文明帝国的骑兵和游牧部落的骑兵哪个更强大

新石器时代和封建初期,农耕就是步兵,游牧就是骑兵。这不存在原则性错误。在帝制时代,农耕民族引进马匹后,还需要训练来适应训练,而步兵是主力。没什么可争论的。

汉武帝时期的骑兵数量还没有步兵多。唐朝的骑兵主要是游牧民族的雇佣兵。真正的汉骑兵还是很少的。此外,唐帝国是游牧帝国和农业帝国的混合体。

明初北伐的骑兵主要是归化的蒙古军队。

不要急于替别人下结论,你应该先看看自己的体重是多少。

难道说落后国家就不可能有富人吗?如果只有一个富人,那这个国家就不再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了?同样的原因

蒙古轻骑兵+蒙古骑兵弓箭手+弩很不错,威力很大。蒙古轻骑兵有117生命值,便宜且速度快,攻击不是很高。 7+4蒙古骑兵弓箭手又快又便宜。虽然他们的攻击是8+4,但是他们的射速却非常高。每秒2 次射击。弩是专门杀伤工程武器和步兵的。由于蒙古的特殊技术,弩的移动速度比较快。攻击力16+1,对步兵攻击力+10。骑兵不怕,步兵却必死无疑。 (骑兵和弓箭手的民族也可以算骑兵。) 骑兵应该如此。我真不这么认为,每个骑兵都有缺点。匈奴人没有骆驼士兵,西班牙人同上,法兰克人同上,撒拉逊人也一样。没有主宰。只有非常厉害的驼兵(杀骑兵转国,国的驼兵可以杀除了大象以外的所有骑兵),就像匈奴一样,而且速度还是很慢。波斯:他拥有最好的骑兵技术。骑兵最强的国家应该是波斯。它有各种骑兵,也有大象。当与火枪手、弩炮和火炮结合使用时,威力非常大。骑兵可以杀大象,步兵可以用火枪,但钱是个大问题。

重骑士装备信息

拜占庭重骑兵

拜占庭重骑兵克里巴诺弗鲁斯

10世纪,拜占庭扩张达到顶峰,帝国迎来鼎盛时期。拜占庭重骑兵是当时最有价值的雇佣兵,拥有最好的装备和最高的战斗技能。尼基弗鲁斯二世(963-?)统治时期,拜占庭不仅消除了巴尔干半岛的威胁,还一路挺进小亚细亚,征服了远离阿拉伯人占领的巴勒斯坦的塞浦路斯和叙利亚。

帝国骑兵分为两种,一种称为Clibanarii,重骑兵;另一种称为Clibanarii,即重骑兵;另一种称为Clibanarii,即重骑兵;另一种是klibanophoroi,堪称超重骑兵。后者的名字来自klibanion,一种当时骑兵佩戴的胸甲。由于装备成本极高,只有皇帝的近卫队(tagmata)是由这些超重甲骑士组成的。

这种骑兵在战场上形成楔形队列。第一排20人,第二排24人,总共12排。人数依次增加,最后一排是64人。全队共有504人,其中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装备弓箭,其余装备长矛。这样的皇帝卫队有两三支,总人数在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之间,每支队伍的外套颜色都不同。

他们使用的矛(结)长约四米。枪尖上的三角枪旗的颜色根据所属单位的不同而不同;剑身(spathion)长约90厘米;挂在马鞍旁边的皮袋可以放置几支标枪(marzabarboulon)。拜占庭重骑兵身穿多层铠甲,最内层是链甲,中间是鳞甲,最外层是薄铁皮编织成的板甲。最后,穿上短袖长袍(epilorikion)。长袍厚两厘米,衬里通常是棉质的,也有皮革或毛毡的。小腿上覆盖着铁护胫(podopsella),前臂上覆盖着同样的铁护臂(chiropsella)。马铠上也一层层覆盖着薄铁皮。果然不愧是超重型装备,厚度如牙齿。

唯一的失败也是最后一场。 1071年,拜占庭帝国在曼兹科特败于土耳其塞尔柱王朝轻骑兵之手。超重骑兵退役了,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
拜占庭重骑兵(重骑士的装备资料)
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侵删)

拜占庭重骑兵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蓬勃发展,在贝利萨留和纳尔西斯的指挥下,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重骑兵身穿盔甲,使用长矛和弓箭。实施这样的变异,显然是为了让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都能够同时拥有机动的“射击力”和“冲击力”。西方军事史学家将这类骑兵称为“双用骑兵”,指的是既能远距离杀伤敌人,又能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。在拜占庭重骑兵之后,只有17世纪的重火枪手才具备这一功能(包括后来的胸甲骑兵)。我认为这种骑兵优势的最好例子就是553年的卡西林汉姆战役。这场战斗的对手是法兰克人,他们基本上都是步兵,装备头盔、大椴木盾牌、长剑、标枪和战斧。标枪和战斧都可以用于投掷(《帝国时代2》斧头兵中的投掷)。法兰克步兵有一种作战方法:当标枪插入敌人的盾牌时,他们会冲上去,踩住枪柄,拉断敌人的盾牌,然后消灭敌人。这些法兰克人是好斗且经验丰富的战士。拜占庭方面,由步兵、下马重骑兵、重骑兵和轻骑兵(主要是匈奴骑兵弓箭手)组成,由纳尔西斯指挥。战斗中,骑兵在两翼伏击,步兵群在前,下马重新上马的骑兵在后排。法兰克人首先突破了拜占庭步兵的前几排,但随着重骑兵下马加入战斗,法兰克人的进攻受到阻碍。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纳尔塞斯的战术安排:让法兰克人在正面战场上处于相持状态,为拜占庭重骑兵从两侧包围他们争取时间。当法兰克人发现自己已经被拜占庭重骑兵包围时,这些经验丰富的步兵立即组成了密集的防御阵型,准备抵御拜占庭重骑兵的冲锋。然而拜占庭重骑兵并没有发起攻击,而是用弓箭疯狂射击。本来,法兰克人如果分散阵型,可以减少弓箭造成的伤亡,但他们担心,一旦他们的队伍分散,拜占庭重骑兵就会拿着长矛冲锋。结果,由于这样的犹豫,法兰克人损失惨重,最终撤退。

在11世纪之前,拜占庭重骑兵一直是近东地区最强大的军队,他们的防御力恐怕是中世纪骑兵中最强的。虽然数量不多,但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,并且有其他兵种的配合。此外,拜占庭非常重视骑射。除了懂得骑射艺术的重骑兵外,还有很多轻装骑兵弓箭手,比如早期的匈奴骑兵。

版权声明: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为用户自行发布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E-mail:284563525@qq.com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