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难忘的瞬间,还记得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吗?
日前,中国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,也是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北斗三号。至此,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计划已提前6个月完成。北斗三号对国家和个人的意义如下: 北斗卫星导航对我国产业的影响。根据《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,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贡献率达到60% 。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、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。这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。
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三号由三颗轨道卫星组成:地球静止轨道(GEO)、倾斜地球同步轨道(IGSO)和中地球轨道(MEO)。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(又称“幸运星”)。由于是“福星”家族中的第三颗,大家也称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为“福星”。
搭载北斗三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也在“54321”倒计时期间点火升空。它先是喷出火焰,大声咆哮,然后刺入天空。不过,这张最熟悉、最震撼的画面只是整个发射的开始,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。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(简称:北斗三号系统)由2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、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。
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启用仪式3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。宣布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上线!”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。第二步是建设北斗二号系统,从主动定位转向被动定位,进行区域导航,服务亚太。第三步,建设北斗三号系统,建立“星间链路”,实现全球组网。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来自全球多颗卫星的信号,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确定接收设备的精确位置。北斗三号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、创新发展、服务全球的高精度导航定位卫星。同时采用了新型导航信号系统等大量黑科技。
2019年4月20日深夜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。这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。随着今天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,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“大棋”已经尘埃落定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划由空间段35颗卫星组成,其中静止轨道卫星5颗、中地球轨道卫星27颗、倾斜同步轨道卫星3颗。
今天(8月3日)上午10点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投运情况,并回答了记者提问。 7月31日,我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。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。这意味着属于中国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终于建成了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款车不仅支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接收机,还支持惯性导航系统。它可以替代传统的轨道精密测量方法,快速获取轨道的三维坐标、姿态和轨距,实现一些复杂参数的高效测量。 11月5日19时45分,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,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“一箭两星”的方式发射了第一颗、第二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。
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,也意味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已全面完成。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发射,标志着北斗“三步走”发展战略的圆满完成,北斗进入全球服务新时代。研究北斗系统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,美国成功完成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建成,为世界各国提供全球定位和授时服务。本文为“金十数据”原创文章。未经许可禁止转载。违反者将被起诉。 6月23日9时43分,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!